垃圾焚烧的“邻避”情结如何解?--浙江余杭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公众参与引发的思考

来源 :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建设垃圾焚烧厂一方面能解决困境,但另一方面却容易引发公众的“邻避”情结.浙江余杭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的落址过程也不例外,公众参与乱象环生并充斥着非理性因素.通过概括本次邻避事件的始末,分析垃圾焚烧厂遭遇“邻避”的主要原因,既存在政府信息公开瑕疵、公信力不足、舆情应对能力弱等问题,也存在公众对环境质量要求高、对政府监管能力不信任等矛盾.文章提出解开我国垃圾焚烧“邻避”情结的建议:在启动相应补偿机制的前提下,为保障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兼顾少数人利益,在法律框架内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从信息公开、科普宣传、公众参与等方面降低公众风险感知,提升政府公信力,达到科学民主决策.
其他文献
会议
为保护当地饮用水资源,在国家立法的基础上,广东省颁布了一系列饮用水源保护有关的地方法规.本文对广东省饮用水保护有关法规的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了这些法规条文及其与国家层面主要法律规定之间的矛盾,发现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问题以及一些处罚条款等方面存在力度不等、规则混乱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饮用水源的保护和管理,本文建议从整体角度,对上述提及的法规条例进行修订和完善,统一对保护区划定责任、违
消耗臭氧层物质(简称ODS),会破坏臭氧层,给人类带来的健康损害和生态灾难.重庆市完成了全氯氟烃、哈龙、四氯化碳和甲基氯仿等四种ODS的淘汰.然而,由于上述四种ODS的淘汰,其替代品-含氢氯氟烃的用量逐渐增多,使得ODS淘汰工作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为此,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直辖市-重庆市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重庆市淘汰ODS工作的由来,总结了该市2008-2014年淘汰ODS工作的相关经验和成果,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