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同频组网干扰协调方案研究

来源 :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对LTE系统同频组网的可行性、复杂度及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基于不同业务类型来进行理论仿真,从而在频率复用、调度算法及网络规划中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使得系统性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为未来LTE商用奠定技术基础和积累宝贵的经验.
其他文献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动态、大面积地获取太湖体环境指标.然而,该技术对有云覆盖下的水体监测则无能为力.这不仅阻碍了对蓝藻水华发生发展机理的全面认识,而且其得出的结论有可能是片面甚至错误的.以往的研究往往过多注重太湖蓝藻覆盖面积的变化特征,对于蓝藻强度的监测和研究欠考虑.鉴于以上考虑,本文采用水利部太湖局水文资源监测局26个人工监测点资料,以及MODIS卫星遥感的反演数据,对2010~2012年太湖
本次研究通过对唐山市环城水系水质的监测,评价环城水系市区段的水质质量,为改善唐山市环城水系的水质质量,成功举办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提供科学依据及综合防治对策。结果表明,汽车站、青龙河桥、河北桥、弯道山码头、电厂、胜利桥、南湖出水口的BOD520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项水质指数分别为1.11、2.23、1.47、1.68、1.36、1.53、2.40,其中以青龙河桥污染最为严重.南湖出
本文对京杭运河淮安段天然芦苇群落的消风减噪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结构群落在功能上的差异,为河岸带植物护坡的设计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无植物对照地相比,有芦苇分布的背风面风速变小,噪音降低,日变化也呈现一定变异.不同芦苇群落由于宽度及密度等结构特征的差异,其作用强度明显不同.密集芦苇群落和中密芦苇群落的消风减噪效应明显好于稀疏芦苇群落,日平均消风率(Q)分别为63.95%和66.25%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多种常规、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11年6月9~10日湖南首场大暴雨过程进行中尺度演变特征及暴雨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期间为前倾槽结构特征,有利于触发对流;副热带急流和南亚高压的配置有利于高空辐散的加强,并先于低空急流发展,在暴雨起始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暴雨中心上空存在明显的低层正涡度(负散度)和高层负涡度(正散度)的耦合形势,有利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垂直运动的发展
洞庭湖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了解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气候资源,对合理开发旅游项目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本文选取环洞庭湖区24个气象站30a(1981~2010年)的夏季(6、7、8月)逐日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资料作为评价气候环境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因素,采用数学模糊评判方法并按不同的舒适度等级对洞庭湖区夏季气候舒适度进行模糊评判.结果表明:夏季总体舒适度呈起伏变化,6月
本文针对iPhone的无线接收性能进行了深入地测试和分析,并对iPhone的2G/3G互操作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定位,通过外场模拟实验和修改网络参数验证,给出了一套针对iPhone终端2G/3G互操作优化方案。
根据某动力机房内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单体漏液,同时也出现多个开关电源整流模块发生的故障现象,通过对整流模块所产生的化学成分的化验和成分分析,确认整流模块内部腐蚀物质的含量,最后得出开关电源模块故障原因是由于蓄电池酸雾对开关电源模块的腐蚀而引起的故障案例,通过对故障原因的分析,希望广大维护人员引以为鉴,更应该加强对蓄电池的维护.
文章针对26GHz频段车载UWB短距雷达(SRR)与固定业务系统的共存问题,在已有的干扰共存分析方法基础上,考虑行车间距随机分布、SRR雷达市场装配率等实际因素,建立了车间距随机分布模型,分析了在一定装配率条件下,不同雨损、接收机天线水平偏置和接收机天线高度对系统干扰共存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最小保护距离.仿真结果表明,考虑实际因素时,系统共存所需的最小保护距离较未考虑时大为减小.
文章从IMS的技术特点出发,引出了PON与IMS互通组网应用,在阐述PON与IMS互通组网的优势及应用场景的同时,结合网络现状对互通组网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后续的应用部署建议.为了更好地迎合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以及网络建设的规划管理,各大运营商一直在进行IMS的研究测试工作,以不断地完善企业标淮并有效推进厂商设备的研发工作。IMS采用的主要协议是SIP,SIP对多煤体业务的支持较好,为使PON更好
文章从不同的网络对接方式出发,提出了两种分组传送网络与MSTP互联互通的方法,并对其在运营商网络部署的可行性分别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当前情况下,MSTP网络和分组传送网络基于UNI接口对接模型比较成熟,虽然存在网络边缘单点失效的风险,但是该方式可以满足混合组网的基本要求,具备规模应用的条件。在该模型下,同时可以考虑通过异厂商MSTP设备和分组传送设备的对接组网实现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