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西湖凹陷中央构造带反转率大小与油气聚集关系分析

来源 :全国成矿理论与深部找矿新技术新方法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s_gig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大量区域较密集分布的2D地震资料和少量钻井,对发育在晚中新世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的反转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北部的反转率参数的稳定性明显好于南部,其数值的大小北部(平均值为0.8)也明显大于南部(平均值为0.4);从反转率大小与油气聚集关系上分析,北部反转率大,表明反转强度大,隆升速率快,使反转背斜的顶部剥蚀较严重,破坏了盖层的封闭性,可能造成油气的大规模泄漏,不利于油气的聚集和保存;而南部地区则反之,同时反转作用还强化了部分背斜的形成,形成了较理想的圈闭构造,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中央反转构造带南部反转率较小的背斜圈闭带应为盆地重要的油气聚集区。
其他文献
出于作者多年从事物探工作之体验,本文概略介绍了各种物探方法的技术特点,从而着重论述了发展综合物探之理念,归纳总结出综合物探工作的各种表现形式及所应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综合物探形式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自身多年经验,对各种地质勘查任务给出了综合物探勘查参考方案,以期对各位同仁有所借鉴。
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区、马绍尔群岛、中太平洋海山、威克.马尔库斯海山区和莱恩群岛5个海山区12座海山16个方向地形剖线具有较好的自仿射分形性质,分维数基本上小于1.5,地貌形态中以内营力作用占主导;同一海山区平顶海山分维值小于尖顶海山分维值,暗示平顶海山比尖顶海山内营力构造作用更复杂。不同海山区构造演化程度决定了海山各向异性指数,中太平洋海山区各向异向指数最高,其次麦哲伦海山区、马绍尔群岛,威克-马尔
对太平洋不同海区调查时获取21个富钴结壳样品,采用化学处理及ICP-MS法进行分析。并对稀土元素含量、分布特征、配分曲线模式以及来源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1)中太平洋富钴结壳中稀土元素含量异常高,含量为1341×10-6~2470×10-6;(2)研究区结壳中稀土的配分模式相同,轻稀土元素富集、尤其是C e,呈较为明显正异常,重稀土元素普遍有轻微亏损,与海水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明显的镜像关系
本文介绍了隐伏金矿电化学的成晕机制,简述了地球电化学勘查寻找不同埋深隐伏金矿实例,指出在一些常规物化方法难以解决寻找隐伏金矿的厚覆盖区,地球电化学勘查法更能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地球电化学勘查法由于较单一确定探测目标性质的能力,因此能较好地避免常规物化探方法中遇到的干扰和多解性。所以,它还可以作为评价常规物化探异常,确定找矿靶区的一种有效手段。
华南中生代构造演化历史经历了两个重要演化阶段和两次重大构造运动,三叠纪至中侏罗世的陆块缝合与其后的陆内变形阶段,及晚侏罗世到白垩纪活动大陆边缘的演化阶段:两次重大构造运动是发生在二叠纪末至三叠纪的印支运动,和侏罗纪到白垩纪的燕山运动。印支运动是地块碰撞缝合的挤压构造运动,其东南边缘为被动大陆边缘:燕山运动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构造运动,其东南陆缘为活动大陆边缘。这两次不同类型的构造运动在华南地
基于准噶尔盆地东缘将军庙北部地区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该花岗岩为碱性花岗岩。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特征表明,该花岗岩形成于造山后期板内裂谷环境,其源区主要为软流圈地幔,同时有下地壳物质的混染。初步判定准噶尔盆地东部将军庙地区晚古生代构造环境为成熟岛弧环境,高于准噶尔盆地平均水平。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古生代大地构造背景及其地壳成熟度的差异性制约了其后期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发育规
本文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方法,对南天山隆升时代及隆升阶段进行测试模拟,获得三个阶段的隆升:75~40Ma;25~10Ma和4.0Ma~现今,并结合天山夷平面发育状况,可知南天山在隆升间隙遭受了广泛的剥蚀夷平作用,为盆缘形成砂岩型铀矿化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环境,但南天山第三阶段逆冲抬升,使前期在盆缘形成的铀矿化遭受抬升剥失,不利于前期矿体的保存。
塔里木山前构造主要是指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天山南缘的山前构造带,它受多次造山运动的影响,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地层倾角大,各层位倾角大小不同,岩性结构变化大,油气藏埋藏深、地层压力高、油气产量高等因素,造成钻井作业过程中井漏、井涌、卡钻等复杂情况频繁发生,是国内陆上钻井过程中面临复杂问题最集中、处理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给钻进过程中的井控安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针对塔里木山前构造的井控技术难点进行了
济阳坳陷处于渤海湾盆地西南缘,为新生代时期的断陷盆地,伴随盆地形成,发生了多期火山活动,火成岩从下第三系的孔店组到上第三系的馆陶组都有发育,到目前为止,济阳坳陷在火成岩油气藏中上报探明加控制储量2560万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火成岩油气藏越来越受到地质勘探家的重视,也将成为济阳坳陷隐蔽性油气藏勘探的主要方向。火成岩油藏作为一种特殊的油藏类型,由于其成因、岩性的复杂多变,特别是储层严重的非均质性
矿区深部找矿,难度越来越大,必须采用新理论,研究新方法新技术,构造叠加晕法,是在研究和发展了原生晕找盲矿理论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方法、新技术,在30多个金矿山深部找盲矿的实践证明,该方法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新方法、新技术。本文简介了构造叠加晕新方法,金矿区深部找矿的实践证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