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复垦效益评价研究--以吴起县拆旧区为例

来源 :201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bi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建设用地复垦的相关资料,本文从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筛选了12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建设用地复垦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相应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实证区的复垦效益进行了评价.由评价可知,项目区复垦后的综合效益值为91.466.总体而言,吴起镇一铁边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复垦还是比较成功的,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备过程中土地增值及其来源,为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保障原权利人的权益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将土地供应权视为基于房产的实物期权
会议
  土地整治规划对土地利用状况的调整和优化具有指导作用,直接关系到保护耕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社会经济水平等问题。本文根据本市《上海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
会议
  以太原西山国土整治为例,阐明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生态现状,并进行现状、特征分析研究,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从而探索对其进行修复整治并符合实际规律的路径和
  研究目的:分析2002年~2013年重庆市农用地整治项目的时空分异特征,探寻农用地整治项目的演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为重庆市农用地整治政策制定和项目布局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
会议
  村庄空间集约利用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研究村庄空间集约利用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入手,整理归纳了国内外有关村庄空间集约度的测度指标体系和理论模型,对
  “三生”即“生态、生产、生活”平衡发展是未来国内土地整治一个新的基本目标。本研究以科尔沁左翼后旗土地整治示范项目为载体,以景观生态学为设计理念,实践了生态、生产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指引下,站在区域视角重新审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应将城市内部的水生态景观系统及雨洪系统建设与城市外部的小流域国土综合整治有机结合。在城市
会议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改善农村环境的关键途径,是我国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在实施中出现重视数量、轻视质量和忽视生态的问题,导致农村环境变化并
  研究目的,结合农业土地利用分区,探讨江苏省土地整治模式以及各自的特点。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综合法。研究结果:可以在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的基础上,可以将江苏省土地整治
  西北黄土区窑洞的复垦与保护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本文首先从概念、分类、复垦以及土地利用相关等方面总结了目前窑洞的研究现状。然后评述了今后窑洞复垦与保护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