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精氨酸和谷氨酰胺水平对大菱鲆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疾病抵抗力及精氨酸酶Ⅰ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第九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y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精氨酸(Arg)和谷氨酰胺(Gln)水平对大菱鲆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疾病抵抗力及精氨酸酶Ⅰ基因表达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梯度的Arg(0.0、1.0和2.0%)和Gln(0.0、1.0和2.0%),配制出9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每天定量投喂2次,养殖周期12周.养殖实验结束后,攻毒爱德华氏菌并记录7天的存活率.结果表明,饲料中Arg和Gln水平对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存活率随饲料中Arg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头肾呼吸爆发活力、血清溶菌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随饲料中Arg和/或Gln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爱德华氏菌感染后,存活率随饲料中Arg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Arg和Gln水平显著影响了血清和肝脏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力(P<0.05),且肝脏中精氨酸酶Ⅰ基因表达随饲料中Arg和Gln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综上结果,饲料中Arg和Gln水平的升高能够显著提高大菱鲆幼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且饲料中Arg水平的升高显著提高了大菱鲆幼鱼的疾病抵抗力.
其他文献
电子克隆(Cloning in silico)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依托现有的网络资源,如EST数据库、基因组数据库等,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同源检索、聚类、序列拼接等)延伸已知EST序列,以期获得部分乃至全长cDNA的一种方法。该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挖掘新基因和发现已知基因的不同剪接形式两方面,很少用于病毒学研究上。考虑到真菌病毒及其相关的一些植物病毒如双分病毒科(Partitiviridae)、单分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同为斐济病毒属成员,两者在病毒形态、基因组序列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已有研究表明RBSDV S6为病毒编码的沉默抑制子,为明确SRBSDV S6基因组0为明确病毒是否编码多个沉默抑制子,进一步对RBSDV和SRBSDV编码的其他非结构蛋白的抑制子功能进行了研究.将RBSDV的非结构蛋白(P5-2,P7-1,P7-2,P9-1,
实验室条件(27 ±1℃、L∶D16∶8h、RH70%~80%)下,分别以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为寄主,研究浅黄恩蚜小蜂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上寄生行为的选择。分别取24h内羽化并交配过的浅黄恩蚜小蜂雌蜂,让其分别寄生B型和Q型烟粉虱3龄若虫,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该蜂在寄生过程中的检测寄主时间和产卵时间;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条件下,以益害比1∶30比例接蜂24h,然后将其解剖并记录烟粉虱若虫被寄生数量及体内
2010年从北京市6个区采集到15个烟粉虱种群,采集地点及寄主植物分别是海淀区棉花、茄子,顺义区番茄、茄子、紫苏,昌平区大豆,房山区辣椒,大兴区黄瓜、茄子,密云县番茄、黄瓜、茄子,怀柔区黄瓜、番茄等,通过对每个种群至少3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Ⅰ (mt DNA CO Ⅰ)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15个烟粉虱种群全部为Q型烟粉虱。据文献资料报道Q型烟粉虱对多种农药抗性较B型烟粉虱更强
小麦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DC.)E.O.Speer引起的世界性病害,培育和利用抗病种质是防治该病害最有效和安全的措施.为了鉴定有效的白粉病抗源和抗病基因,利用白粉菌生理小种E09和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田间混合白粉病原菌,对258份小麦地方品种和94份黑麦、粗山羊草、二粒小麦、阿拉拉特小麦和提莫菲维小麦等野生近缘种进行了白粉病苗期抗性评价.
蚜虫是非持久性病毒的最常见且有效的传播介体,蚜虫传播非持久性病毒主要是通过蚜虫口针完成的。蚜虫取食方式为口针刺吸式,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高度地适应这种取食方式——穿刺植物组织、吸食植物汁液。植物病毒与介体传播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毒参与传播的基因及产物和传播介体的病毒特异性受体结合蛋白的分析,明确了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CP)和辅助蛋白基因(Helper componen
植原体(Phytoplasma)病害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害,我国已报道由植原体引起的病害多达70多种,其中一些给经济作物带来严重为害,如甘薯丛枝病、槟榔黄化病、桑黄化型矮缩病、枣疯病等。国际上曾报道由植原体引起的马铃薯丛枝病和翠菊黄化病,我国黑龙江、山东曾报道马铃薯丛枝病。近年来,云南不同马铃薯产区不同品种上发现顶叶发紫、变小,植株呈萎蔫症状,部分植株在分枝处有气生块茎,地下部分块茎变小,类似于马铃
在实验室条件[(27±1)℃,L∶D=16h∶8h,RH(70%~80%)]下,研究了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的选择性及烟粉虱生物型对浅黄恩蚜小蜂个体发育的影响.试验包括四部分:①寄生时间观察:取羽化24h内并交配过的浅黄恩蚜小蜂雌蜂,让其分别寄生B型和Q型烟粉虱三龄若虫,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该蜂在寄生过程中的检测寄主时间和产卵时间;②寄生选择: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条件下,以蜂虱比1∶30接
本文分别讲述营养素和抗营养素对草鱼摄食、营养物质代谢、免疫和生长的影响,同时对鳜和草鱼蛋白利用差异进行比较,具体内容如下:1.营养素和抗营养素对草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饲料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水平过高对不同规格草鱼摄食和生长都有抑制效果.
会议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菱鲆幼鱼(初始体重:8.06±0.08 g)对饲料中不同种类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蔗糖和糊精)的利用效率.对照组饲料含45%的蛋白质和16%的脂肪.在对照组饲料的基础上,调节脂肪水平为10%,分别添加15%的葡萄糖、蔗糖和糊精配制3组实验饲料.在流水式养殖系统中进行9周的大菱鲆生长实验.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大菱鲆成活率、蛋白和脂肪的表观消化率(ADC)、肌肉和肝脏中的水分、蛋白和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