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n13Cr2Mo锤头断裂分析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耐磨材料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zwoai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ZMn13Cr2Mo耐磨锤头的断裂事故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是存在着严重的铸造缺陷,缩孔、疏松和夹杂物.水韧处理加热温度不够高,未能把碳化物溶解,而使其保留了下来,未得到均匀的奥氏体组织.裂纹沿未溶碳化物和晶界走向开裂,说明未溶碳化物降低了晶界处结合强度.
其他文献
采用高温自蔓延合成了MoSi2粉末,经冷压和高温真空烧结成试样.在XP-5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MoSi2与Al2O3陶瓷在1000℃对摩时的摩擦磨损特性.通过带微探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与分析了试样表面的磨损形貌及成分组成,并讨论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低载时,MoSi2有较好的耐磨性;载荷对材料的磨损机理有明显的影响:低载荷(10~30N)作用下,其主要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和粘
分析了电磁加速等离子喷涂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等离子体的动力学方程,得到了等离子体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和等离子体速度与电极板长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及其关系曲线.利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加速等离子喷涂装置在45#基体上制备了NiCrAl涂层,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显微硬度计对NiCrAl涂层的形貌、元素组成和硬度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热喷涂层的结构特点及磨损面的应力分布的分析,研究滑动磨损过程中涂层的剥层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热喷涂层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在扁平颗粒之间有氧化物膜;涂层中存在孔隙、微裂纹等缺陷.在滑动磨损过程中,涂层表层在法向载荷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将产生压缩-拉伸循环应力;在循环应力的作用下,裂纹沿着扁平颗粒的边界萌生并扩展,导致扁平颗粒的整体脱落或破碎,成为磨屑.
利用电热爆炸定向喷涂技术在20G和45#钢基体上制备了Cr3C2-NiCr涂层,对涂层的显微硬度进行了测定,通过磨粒磨损试验和冲蚀磨损试验对涂层的磨损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的显微硬度高达HV1040,是基体硬度的3~4.5倍;涂层的耐磨性能远高于基体.硬度的提高是耐磨性能增强的主要原因.
研究了W2C粒度不同的两种锰白铜合金-W2C复合涂层与钻机盘式刹车块专用新型摩擦材料对摩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在比压0.18~0.54MPa范围内,两种涂层磨损量随比压增大而增加;W2C粒度大的涂层的抗磨性优于W2C粒度小的涂层;摩擦系数分别在0.32MPa和0.39MPa达到最大值0.45(W2C粒度小的涂层)和0.46(W2C粒度大的涂层).在转速500~1500r/min范围内,两种涂层磨
本文分别在钢(45碳素钢、1Cr18Ni9Ti不锈钢)和钛(Ti6A14V钛合金)基材上实施了NiCrBSi粉末的火焰喷焊,用SEM-EDAX和XRD研究了覆层的元素分布、界面相和表层相组成.结果表明:钢基材与覆层之间几乎没有发生元素扩散,基材元素扩散到覆层中的距离不到3μm,而钛基材与覆层之间发生了剧烈的元素扩散,基材元素扩散到覆层表层(距离约1mm).钛基材与覆层之间的界面上生成大量的低熔点物
分别采用煅烧和插层两种改性工艺对蛭石进行处理,在端面试验机上考察了不同改性工艺对于蛭石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磨痕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煅烧和插层改性后的蛭石抗磨减摩性能明显改善,摩擦系数分别降低19.9﹪和28.1﹪,摩擦副表面温度分别降低15.7﹪和16.9﹪.
采用层流等离子体射流作热源,在ZL104铝合金表面制备了SiCp/Al-Si复合材料熔覆层.研究了熔覆层的组织、磨损特性及磨损机理.由于熔覆层(Ni)在磨损过程中,在熔覆层表面形成硬度较高,耐磨性好"机械混合层",因而显著提高铝合金的耐磨性能.
针对液/固双相流冲蚀磨损工况,选用不同硬度的SiO2、Al2O3、SiC冲蚀磨粒,对ZTA(ZrO2增韧Al2O3)结构陶瓷和Cr15Mo3高铬铸铁进行了冲蚀磨损性能对比试验,并对试验材料磨损机理和微观失效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1)对于同一种硬度的冲蚀磨粒,冲蚀磨损过程中Cr15Mo3高铬铸铁材料的冲蚀磨损体积失去多,ZTA陶瓷冲蚀磨损体积失去少;(2)冲蚀磨损过程中浆料固体颗粒硬
利用干砂负压消失模铸造工艺对高锰钢表面合金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合金铸渗层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合金铸渗层由表及里分为三个区域,烧结区、过渡区和熔合区,总厚度为6.5mm,碳化物类型以M7C3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