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油桃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来源 :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暨2012年宁夏水利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agong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日光温室油桃的滴灌灌溉制度,本研究在宁夏永宁县选定典型区,设立不同处理,进行灌溉试验并进行测产,利用数理统计及三维拟合方法探讨了产量与灌水次数、灌溉定额等灌溉影响因素的关系,通过对灌溉制度要素的优选从而得出日光温室油桃的滴灌灌溉制度,所得主要结论如下: (1)日光温室油桃生长周期主要包括生育后期、休眠期和生育期三个时期,共持续约365d。 (2)温室油桃适宜的灌水次数为22次,平均灌水周期为16d,平均灌水定额为185m3/hm2灌溉定额为4080m3/hmz。 (3)生育后期持续约130d左右,适宜的灌水次数为9次,灌水周期约15d,适宜的灌水定额为110m3/hmZ,适宜的灌溉定额为990m3/hm2;休眠期持续约85d左右,结合秋施肥冬灌,灌水定额一般约900m3/hmZ;生育期持续约150d,适宜的灌水次数为12次,灌水周期13d,平均灌水定额为180m3/htn2,适宜的灌溉定额为2190m3/hm2。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简述宁夏水利信息化建设中水文遥测雨量站和水位站建设情况,分析水文自动监测站点布设以及在防汛减灾中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信息化站点的建设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
阐述对水文测验面临诸多因素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加大防洪工程的综合治理,利用信息化监测手段,在重点地区、重点水域全方位覆盖自动测报系统,以增强水文测验的整体实力。
爱伊河地处宁夏青铜峡灌区,本文结合农田养分运移的基本原理,系统分析了该地区农业面源中由农田直接排出的氮磷营养对水体的影响,明确农业种植对水体富营养化的作用,旨在分析农业面源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程度,探讨爱伊河的纳污标准,为实现绿色农业和保护爱伊河水环境寻找结合点,为科学防治水体污染提供依据。
贺兰山东麓自然条件优越,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基地,葡萄果实含糖量高,含酸量适中,产量高,无污染,品质优良。国家农业部已经规划在宁夏建设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文章根据百万亩葡萄长廊的发展规模,对用水需求进行了具体分析,经测算得出需新增用水在1.368-2.742亿立方米之间,缺口较大。因此,要大力发展引黄灌区节水以保证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的用水;根据葡萄各时期对水分的要求进行灌水或控水;积极推进
南坪水库是宁夏海原新区供水的调蓄水库,由大坝、输水塔及涵洞、流量控制室等主要建筑物组。简要介绍了工程的地质条件、裂缝成因,重点阐述了裂缝的处理技术。经专家咨询会研讨,南坪水库大坝裂缝处理遵循以下原则:水库再次蓄水前,须对裂缝表面进行挖除至缝宽小于1 cm处再对裂缝进行灌浆处理,挖除部分采用同类筑坝土料回填。为防止坝体土料颗粒被横缝渗流带出,后期可在输水涵洞下游坡面做贴坡排水。须加强对各部位、不同类
文章简要分析了宁夏地区的自然状况和政府在该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的成绩。重点分析了坚持行政推动,全面落实防治责任,坚持水保搭台、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坚持公众参与,形成水保治理合力三条建设经验。提出了建设过程中国家政策、技术服务意见监督管理方面的一些缺陷,建议国家依照实际情况,出台政策,加大水土保持项目中央投资比例和调整人工单价,逐步将水土保持项目纳入国家基建项目,确保农民按照市场规律参与水土保持
宁夏是沿黄地区唯一国土面积全部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289mm,蒸发量高达1250mm,干旱半干旱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全区当地水资源总量11.63亿m3,可利用地下水资源量1.5亿m3,加上国家分配的40亿m3黄河水,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664 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严重缺水是制约全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解决发展需求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宁夏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区,当地水资源量少质差,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经国务院"87"分水方案分配给宁夏过境黄河水后为也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目前全区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1.7%,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3,较全国平均值低9个百分点,农业亩均灌溉水量897m3,是全国平均值的2倍,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存在,农田灌溉蕴藏着较大的节水潜力.文章一方面从现代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保
惠农渠由青铜峡河西总干渠引水,是宁夏平原引黄灌区主要渠道之一.文章首先详细介绍了惠农灌渠的水流概况和管理模式,并对灌区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简要说明。重点分析了干渠工程设施薄弱,输水损失严重;末级渠系工程设施砌护率低,工程设施不配套;灌区群众节水意识不强;水稻面积逐年增加;支渠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并对此给出了详细的解决对策。
本文结合承担水利部公益行业项目“宁夏中部干早带扬黄延伸区限额灌溉技术研究”课题的试验研究,重点针对延伸补灌中的几项关键性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更科学合理关键技术和方法,为高效节水补灌项目的可持续运行提供参考。关于灌溉制度,根据实验分析,适宜宁夏地区的高效节水补灌灌溉制度在考虑有效降雨,滴灌条件下,硒砂瓜补灌定额为25-30m3/亩,灌水4-5次;枣瓜间种补灌定额为35-40 m3/亩,灌水5-6次